土壤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來源: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8-07 瀏覽量:
土壤污染危害
第一,土壤污染使本來就緊張的耕地資源更加短缺。
第二,土壤污染給人民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
第三,土壤污染給農業發展帶來很大的不利影響。
第四,土壤污染也是造成其他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第五,土壤污染中的污染物具有遷移性和滯留性,有可能繼續造成新的土地污染。
第六,土壤污染嚴重危及后代子孫的利益,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1. 科學利用污水灌溉農田
廢水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有些工業廢水可能是無毒的,但與其他廢水混合后,即變成了有毒廢水。因此,利用污水灌溉農田時,必須符合《不同灌溉水質標準》,否則,必須進行處理后,符合標準要求后方可用于灌溉農田。
2. 合理使用農藥
積極發展高效低殘留農藥。科學地使用農藥能夠有效地消滅農作物病蟲害,發揮農藥的積極作用。合理使用農藥包括:嚴格按《農藥管理條例》的各項規定進行保存、運輸和使用。使用農藥的工作人員必須了解農藥的有關知識,以合理選擇不同農藥的使用范圍、噴施次數、施藥時間以及用量等,使之盡可能減輕農藥對土壤的污染。禁止使用殘留時間長的農藥,如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機氯農藥。發展高效低殘留農藥,如擬除蟲菊酯類農藥,這將有利于減輕農藥對土壤的污染。
3. 積極推廣生物防治病蟲害
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農業病蟲害又能減輕化學農藥對的污染,需要積極推廣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鳥、益蟲和某些病原微生物來防治農林病蟲害。例如,保護各種以蟲為食的益鳥;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蟲、蜘蛛等益蟲來防治各種糧食、棉花、蔬菜、油料作物以及林業病蟲害;利用殺螟桿菌、青蟲菌等微生物來防治玉米螟、松毛蟲等。利用生物方法防止農林病蟲害具有經濟、安全、有效和不污染的特點。
4. 提高公眾的土壤保護意識
土壤保護意識是指特定主體對土壤保護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包括特定主體對土壤本質、作用、價值的看法,對土壤的評價和理解,對利用土壤的理解和衡量,對自己土壤保護權利和義務的認識,以及特定主體的觀念。在開發和利用土壤的時候,應進一步加強輿論宣傳工作,使廣大干部群眾都知道,土壤問題是關系到國泰民安的大事。讓農民和基層干部充分了解當前嚴峻的土壤形勢,喚起他們的憂患感、緊迫感和歷史使命感。
總之,按照“預防為主”的環保方針,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務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對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遷移轉化,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
推薦新聞Recommended news
聯系方式Contact
咨詢熱線:027-59223306
手機:15871815200
聯系人:申經理
郵箱:zddhjdz@163.com
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佛祖嶺一路19號中國地質大學科技園2棟8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