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中地大環境地質丨生態保護修復有助于碳中和來源: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1-06-30    瀏覽量:

      碳達峰、碳中和成為今年兩會“熱詞”?;赝?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并于12月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有關專家表示,我國提出的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遠遠超出了《巴黎協定》“2℃溫控目標”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實現碳中和的要求,這將可能使全球實現碳中和的時間提前5~10年,也將對全球氣候治理起到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碳中和目標與生態文明建設愿景一致


      目前,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目標,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國提出的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與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基本一致。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清潔美麗世界,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工作,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規劃和實施了一批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有利于增強生態系統固碳能力。2020年,《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印發實施,在長江、黃河、海岸帶等布局了9大工程、47項重點工程;2016年以來探索實施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25個,有效解決了生態退化問題;有序開展長江、黃河、京津冀及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將治理修復礦點近9000個、面積約2.5萬公頃,為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系統固碳能力發揮示范作用,積累實踐經驗。


      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提高了林草碳匯能力。全面完成國土綠化“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56%,森林、草原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相對完整,對于固碳釋氧、緩沖氣候變化影響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探索開展低碳土地整治,增強減排固碳能力。開展了土地整治全過程碳收支評價,研發了低碳土地整治工程技術,構建了低碳土地整治全過程碳收支計量技術體系,土地整治、露天煤礦復墾中的田間道路、排土場、土壤和植被碳庫等工程減排固碳效果明顯。


      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成效明顯,增強了藍色碳匯能力?!笆濉逼陂g,實施了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里,濱海濕地2.3萬公頃,提升了紅樹林、海草床等海洋生物與固碳能力,增強了海洋作為地球系統中最大碳庫的碳匯作用。


      實現碳中和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所謂碳中和,也就是人類經濟活動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凈增量為零。2015年,195個國家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巴黎協定》,提出了更具雄心的溫升控制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全球凈零排放,以實現將全球地表溫度相對于工業革命前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且各締約方還達成共識,爭取實現1.5℃的溫控目標。


      我國碳排放量大,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壓力巨大。以德國、法國、英國等為代表的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碳達峰,以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為代表的國家在2007年左右碳達峰,這些發達國家實現碳中和分別需要70年、45年左右的過渡期,而我國計劃從2030年碳達峰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窗口期僅為30年,明顯短于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國提出的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是迄今為止各締約方中作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承諾。


      生態修復將助力碳中和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面臨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危與機并存,任重道遠。未來一段時間,要堅持系統觀念,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做好節能減排、固碳增匯等系統性工作,一方面,依靠電力、工業、交通、建筑等主要領域的節能減排技術推廣與創新,做好能源結構調整、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生物質燃料、海洋脫碳工程等低碳技術研發示范與推廣應用;另一方面,挖潛土壤、植被、海洋等碳庫的碳匯作用與固碳能力,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低碳土地整治、礦山復墾與生態重建、藍色海洋保護修復等工作,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減排增匯二者對于促進碳中和目標實現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立足自然地理格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緊密結合氣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間格局,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尊重自然地理地帶性、重視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增強自然生態系統碳匯功能,落實三類空間管控邊界,守住自然生態系統安全邊界,堅持近自然恢復原則,統籌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增強生態系統調節氣候、固碳釋氧、減排增匯的能力,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水平。


      規劃引領,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將碳達峰、碳中和作為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的編制要體現綠色復蘇、低碳轉型理念;強化國土空間和用途管制,探索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劃定并嚴守“三條控制線”,建立完善海洋“兩空間內部一紅線”制度,倡導低碳節能產業用地轉型、低碳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空間的占用;全面提高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源等綜合利用效率,提升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系統部署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洪水調蓄、海岸防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修復任務,促進土地利用、生態系統對碳循環的正效應;統籌推進開發利用和保護修復、自然和人工等綜合性治理措施,協同推進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能源結構調整、土地利用布局優化等相關目標任務,不斷提升節能減排和固碳增匯能力。


      自然恢復為主,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要重視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在生態系統碳匯、固碳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潛力,借助自然的力量,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堅持系統觀念,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科學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探索開展低碳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注重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變化對固碳的影響,加強藍色海灣整治,加強生態廊道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升森林、草原、濕地、農田、荒漠等陸地生態系統和紅樹林、海草床等海洋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增強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加強科技支撐,增強生態系統監測評估能力。針對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機理認知、空間優化、生態系統服務定位等,構建面向碳中和的生態修復核心理論體系,加強退化土地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空間重構和系統修復、生物多樣性提升等關鍵技術攻關,逐步構建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基礎理論、技術攻關、試驗示范、推廣應用全鏈條一體化;建設集遙感、雷達、地面站點等天空地協同一體化數據監測體系,完善數據和信息共享機制,開展森林、草原、濕地、農田、荒漠、海洋等生態系統長期動態監測,豐富生態系統碳通量監測、碳循環模擬等內容,建立健全生態系統碳排放監測、報告、核算體系,科學評估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對碳達峰、碳中和的貢獻。 

      聯系方式Contact

      咨詢熱線:027-59223306

      手機:15871815200

      聯系人:申經理

      郵箱:zddhjdz@163.com

      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佛祖嶺一路19號中國地質大學科技園2棟802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嫩奶水的乳奴| 2021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秋葵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四虎电影免费观看网站| 黄色小视频app下载| 国产精品www|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大学生毛片a左线播放| 一本伊在人香蕉线观新在线| 攵女yin乱合集高h文|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校花小冉黑人系列小说|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校园性教k8版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 美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高清视频免费看| 高清欧美一区二区免费影视| 国产日本在线视频|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91av小视频| 国产肥老上视频| 91精品国产肉丝高跟在线|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天天躁夜夜踩狠狠踩2022|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poren黑人|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2021日产国产麻豆| 国产网站麻豆精品视频| 91大神在线精品网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99在线热视频| 国模gogo中国人体私拍视频 | 69堂午夜精品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