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土壤修復發展展望來源:武漢中地大環境地質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1-06-03 瀏覽量:
2021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修復工程的發展依然較為緩慢,污染場地修復主要受土地開發利用的驅動為主,部分受專項資金使用時間管理的約束和驅動。地方政府投入到土壤污染修復的決策會變得更加謹慎,非迫切或亟需的修復的項目會延緩上馬或暫時終止;另一方面,地方財政的緊張會刺激污染地塊的修復與上市轉讓。主要出現以下幾個趨勢:
(1)土壤污染調查產業繼續發展和擴大規模。受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打好的基礎和認識的影響,針對在產企業和關閉企業的調查工作會繼續延續,土壤污染調查工作會在全國鋪開,逐步規范并且擴大規模,同時也將帶動風險管控與修復工程業務的增長。
(2)土壤修復與風險管控相結合的概念進一步被接受。受全球疫情和各級政府財政資金壓力的影響,局部地區上規模土壤修復的活動會受到較強遏制。修復與管控相結合的思路逐步被接受并規范化,各級政府在加強土壤污染修復監管的同時,對于合理和有效的管控手段會逐步鼓勵和加強。
(3)土地污染風險管控與區域景觀設計結合增強。棕地景觀設計與污染修復及風險管控的結合帶來的綜合收益和降低成本會被逐步認識,結合景觀設計來精細刻畫污染空間分布和減少修復擾動以及降低修復資金的需求會更加明顯。
(4)應用修復新技術的政策支撐還比較薄弱。由于國家依然缺少鼓勵新技術和促進綠色修復的政策措施,目前僅一些顯性二次污染控制措施在逐步加強,土壤修復導致的隱性二次環境影響和能耗物耗等可持續評估因子仍未得到重視。在“碳達標,碳中和”目標的引領下,基于清潔能源的綠色可持續修復技術的關注度進一步增加。
(5)行業管理力度持續加強。對于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生態環境部正著手編制相關信用和信息管理辦法,預計2021年正式頒布,該管理辦法是落實土壤法第八十條要求的重要舉措,將對規范行業發展,抑制非理性競爭起到積極作用。
推薦新聞Recommended news
聯系方式Contact
咨詢熱線:027-59223306
手機:15871815200
聯系人:申經理
郵箱:zddhjdz@163.com
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佛祖嶺一路19號中國地質大學科技園2棟802室